목차
第1編 序論
第1章 憲法一般理論
第1節 憲法이란 무엇인가 = 3
Ⅰ. 憲法의 槪念 = 3
1. 憲法의 定義 = 3
2. 憲法槪念의 二重性(兩面性) = 3
3. 歷史的 發展過程에 따른 憲法槪念 = 4
4. 存在形式에 따른 憲法槪念 = 6
Ⅱ. 憲法의 分類 = 7
1. 傳統的 分類方法 = 7
2. 現代的 分類方法(Loewenstein) = 8
Ⅲ. 憲法의 特質과 機能 = 8
1. 憲法의 特質 = 8
2. 憲法의 機能 = 11
Ⅳ. 憲法의 解釋 = 12
1. 意義 = 12
2. 憲法解釋의 方法 = 12
3. 憲法解釋의 指針 = 13
4. 合憲的 法律解釋 = 13
第2節 憲法과 憲法觀 = 18
Ⅰ. 憲法觀과 憲法槪念 = 18
1. 規範主義的 憲法觀(法實證초義的 憲法觀) = 18
2. 決斷主義的 憲法觀(自由主義的 憲法觀) = 19
3. 統合過程論的 憲法觀 = 20
Ⅱ. 憲法觀과 基本權 = 20
1. 法實證主義的 憲法觀과 墓本權 = 20
2. 決斷主義的 憲法觀과 基本權 = 21
3. 統合過程論的 憲法觀과 基本權 = 22
Ⅲ. 憲法觀과 統治構造 = 23
1. 法實證主義的 憲法觀 = 23
2. 決斷主義的 憲法觀 = 24
3. 統合過程論的 憲法觀 = 25
第3節 憲法의 制定·改正과 變遷 = 27
Ⅰ. 憲法의 制定 = 27
1. 憲法制定의 意義 = 27
2. 憲法制定證力 = 27
Ⅱ. 憲法의 改正 = 30
1. 意義와 區別槪念 = 30
2. 憲法改正의 困難性과 不可避性 = 31
3. 憲法改正의 形式과 方法 = 31
4. 憲法改正의 限界 = 32
5. 改正의 限界를 무시한 憲法改正의 效力 = 34
6. 現行 憲法上의 憲法改正 = 34
Ⅲ. 憲法의 變遷 = 36
1. 意義 = 36
2. 憲法의 變動(變化)과 憲法의 變遷 = 36
3. 憲法의 改正과 憲法의 變遷 = 37
4. 憲法變遷의 契機와 實側 = 38
5. 憲法의 變遷에 대한 評價 = 39
6. 憲法變遷의 限界와 統制 = 39
第4節 憲法의 保障 = 40
Ⅰ. 憲法保障의 意義와 方法 = 40
1. 憲法保障의 意義와 類型 = 40
2. 憲法保障의 手段과 方法 = 42
Ⅱ. 現行憲法上의 憲法保障制度 = 43
1. 政治的 保障方法 = 43
2. 司法的 保障方法 = 43
3. 憲法裁判所에 의 한 保障方法 = 44
4. 宣言的 保障方法 = 44
5. 未組職的 保障方法 = 44
Ⅲ. 國家緊急權制度 = 44
1. 國家緊急權의 意義 = 44
2. 國家緊急權의 類型 = 45
3. 國家緊急權의 認定根據 = 46
4. 國家緊急權의 限界 = 47
5. 國家緊急權의 統制 = 47
6. 現行憲法의 國家緊急權 = 47
Ⅳ. 抵抗權 = 48
1. 抵抗權의 意義 = 48
2. 立法例 = 48
3. 抵抗權의 本質과 法的 性格 = 49
4. 抵抗權行使의 主體 = 49
5. 抵抗權行使의 要件 = 49
6. 抵抗權行使의 效果(抵抗權行使 〓 違法性阻却事由) = 50
第2章 久努亂國憲法總論
第1節 大韓民國憲法史(制定 및 改正) = 51
Ⅰ. 大韓民國憲法의 制定過程 = 51
1. 大韓民國臨時政府憲法 = 51
2. 5·10 總選擧의 實施와 建國憲法制定 = 51
3. 建國憲法의 構成과 內容 = 52
4. 建國憲法의 問題點 = 53
Ⅱ. 大韓民國憲法의 改正過程 = 53
1. 第1次 憲法改正(1952.7.7. 拔萃改憲) = 53
2. 第2次 憲法改正(1954.11.29. 四捨五入改憲) = 54
3. 第3次 憲法改正(1960.6.15. 議院內閣制 改憲)과 第2共和國의 成左 = 55
4. 第4次 憲法改正(1960.11.29. 遡及立法 附則改憲) = 55
5. 第5次 憲法改正(1962.12.26. 大統領制 改憲)과 第3共和國의 成立 = 56
6. 第6次 憲法改正(1969.10.21. 三選改憲) = 57
7. 第7次 憲法改正(1972.12.27. 維新改憲)과 第4共和國의 成立 = 57
8. 第8次 憲法改正(1980.10.27)과 第5共和國의 成立 = 58
Ⅲ. 第6共和國(現行憲法)의 成立과 特色 = 60
1. 第9次 憲法改正(1987.10.29)과 第6共和國의 성립 = 60
(1) 第6共和國의 成立 및 改正經過 = 60
(2) 問題點 = 60
2. 現行憲法의 特色 = 60
(1) 憲志前文과 第1章 總綱의 特色 = 61
(2) 基本權 規定의 特色(憲法 第2章) = 61
(3) 統治構造의 特色(憲法 第3章, 第4章, 第5章, 第6章) = 62
(4) 地方自治(憲法 第8章) = 63
(5) 經濟(憲法 第9章) = 63
第2節 大韓民國의 國家形態와 構咸要素 = 70
Ⅰ. 國家의 本質과 形態 = 70
1. 國家의 本質 = 70
(1) 國家의 槪念 = 70
(2) 國家와 社會 = 70
(3) 國家의 起源 및 本質에 관한 學說 = 71
2. 國家의 形態 = 72
(1) 意義 = 72
(2) 國家形態의 分類 = 72
(3) 大韓民國의 國家形態 = 74
Ⅱ. 大韓民國의 構成要素 = 75
1. 國家權力 = 76
(1) 主權 = 76
(2) 統治權 = 76
(3) 大韓民國의 國家權力 = 77
(4) 北韓의 憲法上 地位 = 77
2. 國民 = 78
(1) 意義 = 78
(2) 國民의 要件 = 79
3. 領域 = 83
(1) 意義 = 83
(2) 領域의 範圍 = 84
(3) 領土의 變更과 法的 效果 = 84
(4) 大韓民國憲法 第3條의 意義 = 84
(5) 統一條項(第4條)과 憲法上 問題 = 86
4. 國民의 憲法上 地位 = 89
(1) 主權者로서의 國民(全體國民) = 90
(2) 國家機關(촌權行使機關)으로서의 國民 = 90
(3) 基本權享有촐(基本權主體)로서 의 國民 = 92
(4) 義務主體(被治者)로서 의 國民 = 92
第3節 大韓民國意法의 前文과 基本原理 = 94
Ⅰ. 憲法前文 = 94
1. 憲法前文의 意義 = 94
2. 憲法前文의 法的 性格과 效力 = 95
Ⅱ. 現行憲法前文의 內容 = 97
1. 節次的 內容 = 97
2. 實質的 內容 = 98
Ⅲ. 憲法의 基本原理 = 98
1. 序說 = 98
2. 國民主權의 原理 = 99
3. 自由民主主義 = 102
4. 福祉國家主義 = 103
5. 文化國家主義 = 106
6. 權力分立主義 = 107
7. 基本權尊重主義 = 107
8. 國際平和主義 = 107
9. 法治主義 = 107
第4節 大韓民國憲法의 基本秩序 = 112
Ⅰ. 民主的 基本秩序 = 112
1. 憲法規定 = 112
2. 民主主義의 本質 = 112
3. 民主的 基本秋序의 槪念과 成立背景 = 113
4. 現行憲法上의 民主的 基本秩序 = 114
5. 防禦的(鬪爭的) 民主主義 = 117
Ⅱ. 社會·經濟秩序(社會的 市場經濟秩序) = 119
1. 憲法과 經濟秩序 = 119
2. 經濟秩序의 類型 = 120
3. 現行憲法上의 經濟秩序 = 121
Ⅲ. 國際秩序 = 126
1. 國際秩序에 관한 憲法原則 = 127
2. 國際秩序尊重主義(國際法尊重主義) = 128
3. 外國人의 法的 地位의 保障 = 133
4. 憲法上 對外政策 = 133
第5節 大韓民國憲法의 基本制度 = 134
Ⅰ. 政黨制度 = 134
1. 序論 = 135
2. 政黨의 憲法上 地位와 法的 形態 = 137
3. 政黨의 特權과 義務 = 138
4. 政黨의 組織과 登錄取消 및 解散 = 140
5. 國庫補助金 = 144
Ⅱ. 選擧制度 = 145
1. 選擧의 意義와 政治的 機能 = 145
2. 選擧權과 被選擧權 = 147
3. 選擧의 基本原則 = 148
4. 代表制와 選擧區 = 150
5. 우리 나라의 選擧制度 = 154
6. 選擧에 관한 爭訟 = 166
Ⅲ. 公務員制度 = 168
1. 公務員의 意義와 範圍 = 168
2. 公務員의 憲法上 地位 = 169
3. 職業公務員制度 = 170
4. 公務員의 任免과 權利義務 = 172
5. 國軍의 政治的 中立性 遵守 = 174
Ⅳ. 地方自治制度 = 174
1. 地方自治의 一般論 = 174
2. 우리 憲法上 地方自治制 = 178
Ⅴ. 敎育制度 = 187
1. 憲法規定 = 187
2. 敎育制度의 保障 = 188
3. 敎育制度의 法定主義 = 188
4. 大學 自治制 = 189
Ⅵ. 婚姻制度와 家族制度 = 190
1. 憲法規定 = 190
2. 第36條 第1項의 法的 性格 = 190
3. 內容 = 190
第2編 基本權論
第1章 基本權 總論
第1節 基本權保障의 歷史 = 195
Ⅰ. 各國의 人權宣言과 基本權의 歷史 = 195
1. 英國에서의 人權宣言 = 195
2. 美國에서의 人權宣言 = 195
3. 프랑스에서의 人權宣言 = 196
4. 獨逸에서의 人權宣言 = 196
5. 社會主義的 人權宣言 = 196
Ⅱ. 基本權保障의 現代的 特色 = 197
1. 人權宣言의 社會化(社會的 基本權의 등장) = 197
2. 自然權思想의 復活과 垈本權保障에 대한 自然法思想의 影響 = 198
3. 國際的 人權宣言(人權宣言의 國際化) = 198
4. 情報化社會와 基本權 保障 = 198
5. 基本權의 直接的 效力에 대한 認識增大 = 199
Ⅲ. 大韓民國의 基本權保障의 歷史 = 199
1. 第1共和國憲法(建國憲法) = 199
2. 第2共和國憲法 = 199
3. 第3共和國憲法 = 200
4. 第4共和國憲法(維新憲法) = 200
5. 第5共和國憲法 = 200
6. 第6共和國憲法 = 200
Ⅳ. 憲法觀과 基本權 = 201
1. 法責證主義的 憲法觀과 基本權 = 201
2. 決斷主義的 憲法觀과 基本權 = 202
3. 統合過程論的 憲法觀과 基本權 = 203
第2節 基本權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205
Ⅰ. 基本權의 意義 = 205
1. 人權 = 205
2. 基本權 = 205
Ⅱ. 基本權의 特質 = 205
1. 基本權의 普遍性 = 205
2. 基本權의 固有性(天賦性) = 206
3. 基本權의 恒久性 = 206
4. 基本權의 不可侵性 = 206
Ⅲ. 基本權의 法的 性格 = 206
1. 主觀的 公權性 = 206
2. 自然權性 = 206
3. 基本權의 二重的 性格 = 207
第3節 基本權과 制度保障 = 209
Ⅰ. 制度保障의 意義 = 209
Ⅱ. 制度保障의 法的 性格(基本權과 비교하여) = 209
Ⅲ. 基本權保障과 制度保障의 關係 = 210
1. 制度自體만 保障되는 경우 = 210
2. 制度保障이 基本權保障과 關聯되는 경우 = 210
Ⅳ. 우리 憲法上 制度保障 = 211
Ⅴ. 制度保障理論에 대한 批判 = 211
第4節 基本種의 分類와 體系 = 212
Ⅰ. 基本權의 分類 = 212
1. 主體에 따른 分類 = 212
2. 性質에 따른 分類 = 212
3. 效力에 따른 分類 = 214
4. 內容에 따른 分類 = 214
Ⅱ. 憲法에 열거되지 아니한 自由와 權利 = 217
第5節 基本標의 主體 = 218
Ⅰ. 國民 = 218
1. 一般國民 = 218
2. 特殊身分關係에 있는 國民 = 219
Ⅱ. 外國人 = 219
1. 學說 = 219
2. 外國人에게 認定되는 基本權 = 220
Ⅲ. 法人 = 221
1. 序 = 221
2. 法人의 基本權主體性 認定與否 = 222
3. 基本權主體로서의 法人의 範圍 = 222
4. 法人에게 인정되는 基本權의 類型과 範圍 = 223
第6節 基本權의 效力 = 224
Ⅰ. 對國家的 效力 = 224
1. 基本權規定의 直接的 效力性 = 224
2. 國家權力一般에 대한 效力 = 224
3. 非權力行爲(管理行爲, 國庫的 行爲)에 대한 效力 = 225
Ⅱ. 對私人的 效力(第3者的 效力) = 226
1. 基本權 規定의 效力擴張理論 = 226
2. 獨逸에서의 理論 = 226
3. 美國의 理論 = 227
4. 우리 憲法과 基本權의 第3者的 效力 = 229
5. 基本權의 葛薦 = 229
第7節 基本權의 制限 = 235
Ⅰ. 基本權制限의 一般理論 = 235
1. 基本權制限의 意義 = 235
2. 基本權制約의 類型 = 235
Ⅱ. 基本權制限의 一般原則 = 238
1. 憲法 第37條 2項의 意義 = 238
2. 法律留保에 의한 基本權制限 = 238
3. 基本權制限의 對象 = 239
4. 基本權制制限의 目的 = 239
5. 基本權制限의 程度와 限界 = 240
Ⅲ. 基本權의 例外的 制限 = 242
1. 國家非常時에 있어서 基本權의 制限 = 242
2. 特殊身分關係에 있어서 基本權의 制限 = 243
第8節 基本權의 侵害와 그 救濟 = 244
Ⅰ. 國家의 基本權確認과 基本權保障의 義務 = 244
1. 不可慢의 基本的 人權 = 244
2. 基本的 人權의 確認 = 244
3. 國家의 基本權保障의 義務 = 244
Ⅱ. 基本權의 侵害와 救濟 = 245
1. 基本權의 信害와 救濟의 意義 = 245
2. 立法機關에 의한 基本權의 侵害와 救濟 = 245
3. 行政機關에 의한 基本權의 侵害와 救濟 = 246
4. 司法機關에 의한 基本權의 侵害와 救濟 = 247
5. 私人에 의한 基本權의 侵害와 救濟 = 247
6. 例外的인 救濟方法 = 248
第2章 包括的 基本權
第1節 人間의 尊嚴과 價値 = 249
Ⅰ. 序論 = 249
1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249
2. 人間의 尊嚴과 價値의 意義 = 250
Ⅱ. 人間의 尊嚴과 價値의 法的 性格 = 251
1. 具體的 基本權 與否(基本權性 與否) = 251
2. 前國家的 自然權性의 宣言 = 251
3. 最高規範性(根本規範性) = 251
4. 人格第義의 採擇(反全體主義的 性格) = 252
5. 人間의 尊嚴·價値와 그 밖의 基本權과의 關係 = 252
Ⅲ. 人間의 尊嚴즐 價値의 主體 = 253
Ⅳ. 人間의 尊叢과 價値의 內容 = 253
1. 生命權 = 253
2. 一般的 人格據 = 255
3. 自己決定灌 = 255
Ⅴ. 人間의 尊嚴과 價値의 效力 = 256
1. 憲法 第10條의 意義와 性格 = 256
2. 國家의「人間의 尊嚴과 價値」의 保陸義務 = 256
3. 私人間에 있어서 人間의 尊嚴과 價値의 效力 = 257
Ⅵ. 人間의 尊嚴과 價値와 侵害와 救濟 = 257
第2節 幸福追求權 = 259
Ⅰ. 序論 = 259
1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259
2. 幸福追求權의 意義 = 259
Ⅱ. 幸福追求權의 法的 性格과 他基本權과의 關係 = 259
1. 幸福追求權의 法的 性努 = 259
2. 「人間의 尊嚴과 價値」및 他基本權과의 關係 = 260
Ⅲ. 幸福追求權의 主體와 內容 = 261
1. 幸福追求權의 主體 = 261
2. 幸福追求權의 內容 = 261
Ⅳ.幸福追求權의 效力 및 制限 = 262
1. 幸福追求權의 效力 = 262
2. 幸福追求權의 制限 = 262
Ⅴ. 幸福追求權의 尊重 = 262
第3節 平等權(基本權實現의 方法的 基礎) = 264
Ⅰ. 序論 = 266
1. 憲法規定 = 266
2. 沿革 및 立法側 = 266
3. 意義와 機能 = 266
Ⅱ. 法的 性格 = 267
1. 二重的 性格 = 267
2. 自然權 = 267
3. 根本規範性 = 267
4. 自由權과의 關係 = 268
Ⅲ. 主體 = 268
Ⅳ. 內容 = 268
1. 法앞에 平等의 意味 = 268
2. 差別禁止事由 = 271
3. 差別禁止領域 = 273
4. 平等權의 具現形態 = 276
Ⅴ. 效力 = 277
Ⅵ. 平等權의 制限 : 合理的 差別 = 277
1. 憲法規定에 의한 制限 = 277
2. 法律規定에 의한 制限 = 278
3. 其他 = 279
Ⅶ. 平等權侵害法律에 대한 救濟方法의 特殊性 = 279
策3章 自由權的 基本權
第1節 自由權的 基本權 總論 = 280
Ⅰ. 自由權的 基本權의 意義 = 280
1. 自由權的 基本權의 槪念 = 280
2. 自由權的 基本權의 沿革 = 280
3. 自由權的 基本權의 法的 性格 = 280
4. 自由權的 基本權의 主體와 效力 = 282
5. 自由權的 基本權의 構造와 分類 = 282
第2節 身體의 自由 = 284
Ⅰ. 序論 = 285
1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285
2. 身體의 自由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285
Ⅱ. 身體의 自由의 內容 = 285
Ⅲ. 身體의 自由의 實體的 保障 = 287
1. 制限에 관한 法律主義 = 287
2. 罪刑法定主義 = 287
3. 一事不再理의 原則 = 289
4. 連坐制의 禁止 = 290
Ⅳ. 身體의 自由의 節次的 保障 = 291
1. 適法節次의 原則 = 291
2. 令狀制度의 의한 保障 = 293
3. 逮捕·拘束理由 등 告知制度에 의한 保障 = 295
4. 逮捕·拘束適否審査制에 의한 保障 = 297
Ⅴ. 刑事被疑者·刑事被告人의 人權保障 = 298
1. 無罪推定權 = 298
2. 籍問禁止와 默秘權(陳述拒否權) = 299
3. 辯護人의 도움을 받을 權利 = 300
4. 自白의 證據能力 및 證明力의 制限 = 301
5. 迅速한 公開裁判을 받을 權利 = 302
6. 刑事補侵請求權과 國家賠侵請求權 = 302
7. 刑事記錄의 閱覽·複寫要求權 = 302
第3節 社會的·經濟的 自由權 = 304
Ⅰ. 居住 移轉의 自由 = 304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04
2. 意義와 機能 및 性格 = 304
3. 居住·移轉의 自由의 主體 = 305
4. 居住·移轉의 自由의 內容 = 305
5. 居住·移轉의 自由의 制限과 限界 = 307
Ⅱ. 職業選擇의 自由 = 308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08
2. 意義와 法的 性洛 및 主體 = 308
3. 內容 = 309
4. 效力 = 311
5. 制限 = 311
Ⅲ. 住居의 自由 = 315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15
2.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및 主體 = 316
3. 內容 = 316
4. 制限 = 317
Ⅳ. 私生活의 秘密과 自由 = 318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23
2.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및 主體 = 323
3. 私生活의 秘密과 自由의 內容 = 325
4. 效力 = 327
5. 制限과 그 限界 = 327
6. 侵害와 救濟 = 329
Ⅴ. 通信의 自由 = 330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32
2.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및 主體 = 332
3. 通信의 自由의 內容 = 333
4. 效力 = 333
5. 限界와 制限 = 333
Ⅵ. 財産權의 保障 = 336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36
2. 財産權保障의 意義와 機能 및 法的 性格 = 337
3. 財産權保障의 主體와 客懼 = 338
4. 財産權保障의 內容 = 339
5. 財産權의 限界(社會的 羈束性) = 342
6. 財産權의 制限과 그 限界 = 343
7. 違法한 財産權侵害와 그 救濟 = 348
Ⅶ. 消費者의 權利 = 348
1. 消資者權利의 槪念 및 沿革 = 349
2. 憲法的 根據 = 349
3. 法的 性格 및 主體 = 349
4. 消費者權利의 內容 = 350
5. 消費者權利의 效力 = 350
6. 消費者權利의 侵害와 그 救濟 = 350
第4節 精神的 自由權 = 351
Ⅰ. 良心의 自由 = 351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51
2. 良心의 自由의 意義와 機能 = 351
3. 良心의 自由의 法的 性格 = 353
4. 主體 = 353
5. 良心의 自由의 內容 = 353
6. 效力 = 357
7 制限과 그 限界 = 357
Ⅱ. 宗改의 自由 = 360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60
2. 意義 = 360
3. 法的 性格과 主體 = 361
4. 宗改의 自由의 內容 = 361
5. 宗改의 自由의 效力 = 363
6. 宗改의 自由와 制限과 그 限界 = 364
7. 國改否認(不認定)과 政改分離의 原則 = 365
Ⅲ. 言論·出版의 自由 = 367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69
2. 意義와 機能 및 法的 性格 = 370
3. 主體 = 372
4. 言論·出版의 自由의 內容 = 372
5. 效力 = 383
6. 限界와 責任 = 383
7. 制限 = 384
8. 侵害와 救濟 = 390
Ⅳ. 集會·結社의 自由 = 391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393
2. 意義와 機能 및 法的 性格 = 393
3. 主體 = 394
4. 集會·結社의 自由의 內容 = 394
Ⅴ. 學問과 藝術의 自由 = 400
1. 憲法規定 및 沿革 = 400
2. 學問의 自由 = 401
3. 藝術의 自由 = 405
4. 著作者·發明家·科學技者·藝術家의 權利保護 = 407
第4章 生存權的 基本權
第1節 生存權的 基本權의 構造와 體系 = 409
Ⅰ. 生存權的 基本權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409
1. 生存權的 基本權의 意義와 憲法規定 = 409
2. 生存權的 養本權의 沿革 = 410
3. 生存權的 基本權의 法的 性格 = 410
4. 生存權的 基本權의 實現方法 = 411
Ⅱ. 生存權的 基本權과 自由權的 基本權과의 關係 = 412
1. 兩基本權의 對立關係 = 412
2. 兩基本權의 補完·調和關係 = 412
第2節 人間다운 生活을 할 權利 = 416
Ⅰ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16
1. 憲法規定 = 416
2. 沿革 = 416
Ⅱ. 意義와 機能 및 法的 性格 = 416
1. 意義 = 416
2. 機能 = 417
3. 法的性格 = 417
Ⅲ. 主體 = 417
Ⅳ. 人間다운 生活을 할 權利의 內容 = 418
1. 人間다운 生活의 意味와 그 保障 = 418
2. 社會保障을 받을 權利(社會保障受給權; 社會保陸權) = 418
3. 國家의 災害豫防義務 = 419
Ⅴ. 效力 = 420
Ⅵ. 侵害와 救濟 = 420
第3節 敎育을 받을 權利 = 421
Ⅰ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21
Ⅱ. 意義와 機能 및 法的 性格 = 421
1. 意義 = 421
2. 機能 = 422
3. 法的 性格 = 422
Ⅲ. 主體 = 422
Ⅳ. 內容 = 423
1. 能力에 따라 均等하게 敎育을 받을 權利 = 423
2. 敎育을 받게 할 義務 = 424
3. 義務敎育의 無侵 = 424
Ⅴ. 敎育制度의 保障 = 425
1. 敎育의 自主性·專門性·政治的 中立性의 保障 = 425
2. 大學 自律性의 保障 = 425
3. 平生敎育의 振興 = 425
4. 敎育制度 등의 法律主義 = 426
第4節 勤勞의 權利 = 427
Ⅰ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31
Ⅱ. 意義와 機能 및 法的 性格 = 431
1. 意義 = 431
2. 機能 = 432
3. 法的 性格 = 432
Ⅲ. 主體 = 433
Ⅵ. 內容 = 433
1. 基本的 內容 = 433
2. 補充的 內容 = 433
Ⅴ. 效力 = 437
第5節 勤勞者의 勞動3權 = 438
Ⅰ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41
Ⅱ. 意義와 機能 및 法的 性格 = 442
1. 意義 = 442
2. 機能 = 442
3. 法的 性格 = 443
Ⅲ. 主體 = 443
1. 勤勞者 = 443
2. 使用者 = 444
Ⅳ. 勞動3權의 內容 = 444
1. 團結權 = 444
2. 團體交涉灌 = 445
3. 團體行動權 = 445
Ⅴ. 效力 = 450
Ⅵ. 制限 = 450
1. 憲法 第33條 第2項에 의한 制限 = 450
2. 憲法 第33條 第3項에 의한 制限 = 452
3. 憲法 第37條 第2項에 의한 制限 = 452
4. 例外的 制限 = 453
第6節 環境權 = 455
Ⅰ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57
Ⅱ. 意義와 特性 및 機能 = 457
1. 意義 = 457
2. 特性 = 457
3. 機能 = 458
Ⅲ. 法的 性格 = 458
Ⅳ. 主體 = 458
Ⅴ. 內容 = 459
1. 環境權의 對象으로서의 環境 = 459
2. 環境權의 具體的인 內容 = 459
3. 環境保全을 위한 國家와 國民의 義務 = 460
Ⅵ. 效力 = 461
1. 對國家的 效力 = 461
2. 對私人的 效力 = 461
Ⅶ. 限界와 制限 = 461
1. 環境權의 限界 = 461
2. 環境權 制限의 限界 = 461
Ⅷ. 侵害와 救濟 = 462
1. 國家權力에 의한 侵害와 救濟 = 462
2. 私人에 의한 侵害와 救濟 = 462
3. 環境權侵害에 대한 救濟의 特殊性 = 462
第7節 婚姻·家族·母性·健康에 관한 權利 = 464
Ⅰ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64
Ⅱ. 婚姻制度와 家族制度의 保障 = 464
1. 意義 = 464
2. 法的 性格 = 464
3. 婚姻과 家族生活의 內容 = 465
Ⅲ. 母性의 保護 = 466
Ⅳ. 保健權(保健에 관한 權利) = 466
1.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466
2. 保健權의 內容 = 466
第5章 請求權的 基本權
第1節 請求權的 基本權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468
Ⅰ. 請求權的 基本權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468
1. 請求權的 基本權의 槪念 = 468
2. 誇求權的 基本權의 法的 性格 = 468
Ⅱ. 他基本權과의 比較 = 469
1. 自由權과 請求權과의 關係 = 469
2. 生存權과 請求權과의 關係 = 469
3. 參政權과 請求權과의 關係 = 469
Ⅲ. 請求權的 基本權의 效力 = 470
第2節 請求權的 基本權의 內容 = 471
Ⅰ. 請驅權 = 471
1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72
2. 意義와 機能 및 法的 性洛 = 472
3. 請願權의 內容 = 473
4. 請願의 效果 = 474
5. 制限과 그 限界 = 474
Ⅱ. 裁判請求權 = 475
1. 沿革과 憲法規定 = 475
2. 裁判請求權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475
3. 主體 = 476
4. 裁判請求權의 內容 = 476
5. 裁判請求權의 制限 = 480
Ⅲ. 刑事補侵請求權 = 481
1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83
2. 意義와 本質 및 法的 性格 = 483
3. 刑事補侵請求權의 主體 = 484
4. 刑事補侵請求權의 內容 = 484
Ⅳ. 國家賠侵請求權 = 487
1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88
2. 意義와 理念的 基礎 및 法的 性格 = 488
3. 主體와 客體 = 489
4. 國家賠侵請求權의 內容 = 490
5. 國家賠侵請求權의 制限과 그 限界 = 493
Ⅴ. 犯罪被害者救助請求權 = 494
1. 憲法規定과 沿革 = 496
2. 意義와 本質 및 法的 性格 = 496
3. 主體 = 497
4. 犯罪被害者救助請求權의 內容 = 497
5. 救助金의 支給方法과 節次 = 498
6. 犯罪被害者救助金의 還收 = 498
第6章 政治的 基本權(參政權)
第1節 民主政治와 政治的 基本權 = 500
Ⅰ. 政治的 基境蘿의 槪念 = 500
Ⅱ. 政治的 基本權의 類型 = 500
1. 政治的 自由 = 500
2. 參政權 : 후술 = 500
3. 기타 政治的 活動權 = 501
第2節 參政權 = 502
Ⅰ. 參政權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·主體·構造 = 502
1. 參政權의 意義 = 502
2. 參政權의 機能 = 502
3. 參政權의 法的 性格 및 主體 = 502
4. 參政權의 構造 = 503
Ⅱ. 參政權의 內容 = 503
1 明接參政權 = 503
2. 直接參政權 = 506
Ⅲ. 參政權의 制限 = 508
1. 遡及立法에 의 한 制限禁止 = 508
2. 法律에 의한 制限 = 508
3. 緊急命令 등에 의한 制限 = 509
第7章 國民의 基本義務
第1節 國民의 基本義務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510
Ⅰ. 國民의 基本義務의 意義 = 510
Ⅱ. 沿革과 立法例 = 510
Ⅲ. 古典的 義務와 現代的 義務 = 511
1. 古典的 義務 = 511
2. 現代的 義務 = 511
Ⅳ. 法的 性格 = 511
第2節 國民의 基本義務의 內容 = 512
Ⅰ. 納稅의 義務 = 512
1. 意義와 主體 = 512
2. 法的 性格 및 內容 = 512
Ⅱ. 國防의 義務 = 513
1. 意義와 主體 = 513
2. 法的 性格 및 內容 = 513
3. 兵役義務의 履行으로 인한 不利益處遇禁止 = 514
Ⅲ. 敎育을 받게 할 義務 = 514
1.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및 主體 = 514
2. 敎育을 받게 할 義務의 內容 = 514
Ⅳ. 勤勞의 義務 = 515
1. 勤勞義務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515
2. 勤勞義務의 內容 = 515
Ⅴ. 環境保全의 義務 = 515
Ⅵ. 財産權行使의 公共福利適合義務(社會拘束性) = 516
第3編 統治構造論
策1章 統治構造의 原理와 型態
第1節 序說 = 517
Ⅰ. 統治構造의 槪念 = 519
Ⅱ. 統治構造의 機能 = 519
第2節 憲法觀과 統治構造 = 520
Ⅰ. 法實證主義的 憲法觀과 統治構造 = 520
Ⅱ. 決斷主義的 憲法觀과 統治構造 = 520
Ⅲ. 統合過程論的 憲法觀과 統治構造 = 521
第3節 統治構造의 組織原理 = 522
Ⅰ. 國民主權主義 = 522
Ⅱ. 國民代表主義(代議制) = 523
1. 國民代表主義의 意義 = 523
2. 國民代表主義의 發展過程 = 524
3. 國民代表主義의 法的 性格 = 526
4. 國民代表主義의 成功條件 = 527
5. 國民代表主義의 現代的 意義 = 528
6. 現行憲法과 國民代表主義 = 529
Ⅲ. 權力分立主義 = 530
1. 權力分立主義의 意義와 特性(本質) = 530
2. 權力分立論의 發展 = 530
3. 權力分立의 制度化와 그 類型 = 532
4. 權力分立論의 現代的 間題狀況 = 534
5. 우리나라의 權力分立制度 = 536
Ⅳ. 法治主義 = 538
第4節 統治構造의 形態(政府形態) = 539
Ⅰ. 政府形態의 意義 = 539
1. 政府形態의 槪念 = 539
2. 政府形態와 區別하여야 할 槪念 = 539
Ⅱ. 政府形態의 區分 = 540
1. 權力分立型政府形態와 權力集中型政府形態 = 540
Ⅲ. 大統領制 = 540
1. 大統領制의 意義 = 540
2. 大統領制의 沿革 = 541
3. 大統領制의 特色 = 541
4. 大統領制의 類型 = 542
5. 大統領制의 長·短點 = 543
Ⅳ. 議院內閣制 = 543
1. 議院內閣制의 意義 = 543
2. 議院內閣制의 沿革 = 544
3. 議院內閣制의 特色 = 544
4. 議院內閣制의 街型 = 545
5. 議院內閣制의 長·短點 = 546
6. 議院內閣制의 前提條件(成功條件) = 546
Ⅴ. 二元政府制(二元執政府制) = 547
1. 二元政府制의 意義 = 547
2. 二元政府制의 特色 = 547
3. 二元政府制의 長·短點 = 548
4. 二元政府制의 類型 = 548
Ⅵ. 會議制(議會政府制) = 549
1. 會議制의 意義 = 549
2. 會議制의 類型 = 549
3. 會議制의 特色 = 549
Ⅶ. 우리나라의 政府形態 = 550
1. 第1共和國의 政府形態 = 550
2. 第2共和國의 政府形態 = 550
3. 5·16軍事政府의 政府形態 = 551
4. 第3共和國의 政府形態 = 551
5. 第4共和國의 政府形態(第7次改憲 ; 維新憲法) = 552
6. 第5共和國의 政府形態(第8次改憲) = 552
7. 第6共和國의 政府形態(第9次改憲) = 552
第2章 國會
第1節 議會制度 = 555
Ⅰ. 議會制度의 意義와 沿革 = 555
1. 議會制度의 意義 = 555
2. 議會制度의 沿革 = 555
Ⅱ. 議會主義의 本質과 病理 = 556
1. 議會制의 本質統 原理 = 556
2. 講會制의 危機와 그 對策 = 556
第2節 國會의 憲法上 地位 = 558
Ⅰ. 國民代表機關으로서의 國書 = 558
1. 國會의 法的 國民代表機關性 與否 = 558
2. 國民代表機關으로서의 國會地位의 變質 = 559
Ⅱ. 立法機關으로서의 國會 = 560
1. 國會의 本質的 權限 = 560
2. 立法機關으로서의 國會의 地位低下(通法府化) = 560
Ⅲ. 國政統制機關으로서의 國會 = 560
Ⅳ. 國會의 最高機關性 與否 = 561
第3節 國會의 構成과 組織 = 562
Ⅰ. 國會의 構成 = 562
1. 國會의 構成原理 = 562
2. 兩院制와 單院制의 比較 = 562
3. 우리나라 國會의 構成 = 564
4. 國會議員의 選擧 = 565
Ⅱ. 國會의 組織 = 568
1. 國會議長과 副議長 = 568
2. 委員會 = 570
Ⅲ. 交涉團體 = 574
第4節 國會의 運營과 議事節次 = 575
Ⅰ. 國會의 會期 = 575
1. 立法期와 會期 = 575
2. 定期會와 臨時會 = 576
Ⅱ. 定足數 = 576
1. 定足數의 意義 = 577
2. 一般定足數 = 577
3. 特別定足數 = 577
Ⅳ. 國會議事의 基本原則 = 579
1. 議事公開의 原則 = 579
2. 會期繼續의 原則 = 580
3. 一事不再議의 原則 = 581
第5節 國會의 權限 = 582
Ⅰ. 序說 = 582
Ⅱ. 立法에 관한 權限 = 582
1. 立法과 立法權의 意義 = 582
2. 立法權의 範圍와 限界 = 584
Ⅲ. 財政에 판한 權限 = 589
1. 序論 = 589
2. 租稅法律主義(財政立法權) = 589
3. 豫算審議確定權 = 591
4. 決算審査權 = 596
5. 기타 政府Ⅳ政行爲에 대한 權限 = 596
Ⅳ. 一般國政統制에 관한 權限 = 597
1. 國會出席要求權 및 質問權 = 597
2. 國務總理·國務委員의 解任建議權 = 599
3. 緊急命令, 緊急財政經濟處分·命令에 대한 承認權 = 600
4. 戒嚴解除要求權 = 601
5. 一般鼓免에 대한 同意權 = 601
6. 條約 및 國防政策에 대한 同意權 = 601
7. 彈劾訴追權 = 601
8. 國政監査·調査權 = 604
Ⅴ. 國會內部事項에 관한 權限(國會의 自律機) = 610
1. 自律權의 意義 = 610
2. 自律權의 內容 = 611
3. 自律權의 限界 = 615
Ⅵ. 憲法機關構成에 판한 權限 = 615
1. 大統領選出權 = 615
2. 國務總理 任命同意權 = 616
3. 大法院長과 大法官 任命同意權 = 616
4. 監査院長 任命同意權 = 616
5. 憲法裁判所 裁判官選出權과 憲法裁判所의 長의 任命同意權 = 616
6. 中央選擧管璉委員會 委員의 一部選出權 = 616
第6節 國會讓員의 地位 = 617
Ⅰ. 國會講員의 憲法上 地値 = 617
1. 國會의 構成員으로서의 地位 = 617
2. 國民代表者로서의 地位 = 617
3. 政黨所屬員으로서의 地位 = 618
4. 國民代表者로서의 地位와 政黨所屬員으로서의 地位와의 關係 = 618
Ⅱ. 議員資格의 發生과 消減 = 618
1. 議員資格의 發生 = 618
2. 議員資格의 消滅 = 619
3. 國會議員의 兼職 問題 = 620
Ⅲ. 國會議員의 特權 = 620
1. 免責特權(發言과 票決의 自由) = 621
2. 不遠捕特權 = 623
Ⅳ. 國會議員의 權利와 義務 = 625
1. 國會運營에 판한 權利 = 626
2. 歲費와 기타 便益을 받을 權利 = 626
3. 國會議員의 義務 = 627
第3章 政府
第1節 序說 = 628
Ⅰ. 執行權의 意義와 範圍 = 628
1. 執行權의 意義 = 628
2. 行政權의 意義와 特性 = 628
3. 執行權(行政權)의 範圍 = 629
Ⅱ. 政府의 意義 = 630
1. 政府의 槪念 = 630
2. 政府 大統領과 行政府 = 630
第2節 大統領 = 631
Ⅰ. 大統領의 地位와 權限 = 631
1. 大統領의 憲法上 地位 = 631
2. 大統領의 身分上 地位 = 633
3. 大統領의 權限 = 638
Ⅱ. 大統領의 權限行使方法과 그에 대한 統制 = 662
1. 權限行使方法 = 663
2. 權限行使에 대한 統制 = 665
第3節 行政府 = 666
Ⅰ. 國務總理 = 666
1. 國務總理의 憲法上 地位 = 666
2. 國務總理의 身分上 地位 = 668
3. 國務總理의 權限 = 669
4. 國務總理의 責任 = 672
Ⅱ. 國務委員 = 672
1. 國務委員의 憲法上 地位 = 673
2. 國務姿眞의 任免 = 673
3. 國務委員의 權限과 資任(義務) = 673
Ⅲ. 國務會議 = 674
1. 國務書講의 憲法上 地位 = 675
Ⅳ. 行政各部 = 677
1. 行政各部의 意義 = 679
2. 行政各部의 設置·組織·職務範圍 = 679
3. 行政各部長官의 地位 = 679
Ⅴ. 監査院 = 681
1. 憲法規定 = 683
2. 監査院의 憲法上 地位 = 683
3. 監査院의 組織과 構成 = 684
4. 監査院의 權限 = 685
Ⅵ. 大統領의 諮間機關 = 686
1. 國家元老諮問會議 = 686
2. 國家安全保障會議(必須的 諮問機關) = 687
3. 民主平和統一諮問會議 = 687
4. 國民經濟諮問會議 = 687
5. 國家科學技術諮問會議 = 688
第4節 選擧管理委員會 = 689
Ⅰ. 序說 = 689
1. 憲法規定 = 689
2. 制度的 意義 = 689
3. 選擧管理委員會의 憲法上 地位 = 690
Ⅱ. 選擧管理委員會의 組織과 構成 = 690
1. 選擧管理委員會의 種類 = 690
2. 選擧管理委員會의 組織 = 690
3. 運營 = 691
Ⅲ. 選擧管理委員書의 權限과 義務 = 691
1. 選擧와 國民投票의 管理權 = 691
2. 政黨事務管理權 = 691
3. 規則制定權 = 692
4. 選擧啓蒙의 義務 = 692
Ⅳ. 選擧運動의 原則(選擧公營制) = 692
第4章 法院
第1節 司法과 司法權의 意義 = 695
Ⅰ. 憲法上의 三權分立 = 695
Ⅱ. 司法權의 槪念 = 695
1. 實質的 意味의 司法(實質說) = 695
2. 形式的 意味의 司法(形式說) = 696
3. 憲法 第101條 第1項의 司法權의 槪念 = 696
Ⅲ. 司法의 本質과 機能 = 696
1. 司法의 本質 = 696
2. 司法의 機能 = 697
第2節 司法權의 範圍 = 698
Ⅰ. 民事裁判權 = 698
Ⅱ. 刑事裁判權 = 698
Ⅲ. 行政裁判權 = 698
Ⅳ. 憲法裁判權 = 699
第3節 司法權의 限界 = 700
Ⅰ. 實定法上의 限界 = 700
1. 憲法裁判所의 權限에 속하는 事項 = 700
2. 國會議員의 資格審査·懲戒·除者 = 700
3. 非常戒嚴下의 軍事裁判 = 700
Ⅱ. 國際法上의 限界 = 701
1. 治外法權者 = 701
2. 條約 = 701
Ⅲ. 司法本質的 限界 = 701
1. 具體的 事件性 = 701
2. 當事者適格과 訴의 利益 = 702
3. 事件의 成熟性 = 702
Ⅳ. 權力分立的 限界(政策約 隣界) = 702
1. 自由裁量行爲 = 702
2. 特殊身分關係에 있어서의 處分 = 702
3. 國會의 自律權 = 703
4. 行政訴訟上 履行判決 = 703
5. 統治行爲 또는 政治間題 = 703
第4節 法院의 憲法上 地位 = 706
Ⅰ. 司法機關으로서의 地位 = 706
Ⅱ. 獨立的·中立的 機關(權力)으로서의 地位 = 706
Ⅲ. 憲法守護機關으로서의 地位 = 706
Ⅳ. 基本權保障機關으로서의 地位 = 707
Ⅴ. 最高機關性의 認定與否 = 707
第5節 司法權의 獨立 = 708
Ⅰ. 司法權 獨立의 意義 = 708
1. 槪念 = 708
2. 沿革 = 709
3. 制度的 意養 = 709
Ⅱ. 司法權 獨立의 內容 = 709
1. 法院의 獨立(司法府의 獨立) = 709
2. 法官의 獨立 = 710
Ⅲ. 司法權 獨立의 制限(例外) = 714
第6節 法院의 組織과 權限 = 715
Ⅰ. 序說 = 715
Ⅱ. 大法院의 組織과 灌限 = 716
1. 大法院의 憲法上 地位 = 716
2. 大法院의 組織 = 717
3. 大法院의 權限 = 719
Ⅲ. 高等法院의 組織과 權限(管轄) = 721
1. 高等法院의 組織 = 721
2. 高等法院의 權限(管轄) = 721
Ⅳ. 地方法院의 線織과 權限(管轄) = 722
1. 地方法院의 組織 = 722
2. 地方法院의 權限(管轄) = 722
Ⅴ. 家庭法院의 組織과 權限(管結) = 723
1. 家庭法院의 組織 = 723
2. 家庭法院의 權限(管轄) = 723
Ⅵ. 特許法院의 組織과 權限 = 723
1. 組織 = 723
2. 管轄 = 723
Ⅶ. 軍事法院의 組織과 權限(管轄) = 724
Ⅷ. 特別法院의 認定輿否 = 724
1. 特別法院의 槪急 = 725
2. 特別法院의 認定與否 = 725
第7節 法院의 命令·規則·處分審査權과 違憲法律審判提請權 = 728
Ⅰ. 命令 規則辯査權 = 729
1. 序 說 = 729
2. 命令·規則審査權의 性格 = 729
3. 命令·規則審査權의 內容 = 729
4. 命令·規則審査의 方法과 節次 = 730
5. 違憲 違法한 命令 規則의 效力 = 730
Ⅱ. 行政處分審査制 = 731
1. 憲法規定 = 731
2. 行政裁判制度의 類型 = 731
3. 行政裁判所의 獨立設置輿否 = 731
4. 行政處分審査制의 特色 = 731
Ⅲ. 違憲法律審判提請權 = 732
1. 序說 = 732
2. 違憲法律審判提請權의 內容 = 733
3. 違憲法律審判提請權行使의 要件과 節次 = 733
4. 違憲法律寒判提請의 效果 = 734
第8節 司法의 節次와 運營 = 736
Ⅰ. 裁判의 公開制 = 737
1. 裁判公開主義 = 737
2. 裁判公開의 內容 = 737
3. 公開의 禁止(停止) = 737
Ⅱ. 裁判의 審級制 = 738
1. 三審制의 原則 = 738
2. 三審制에 대한 例外 = 738
Ⅲ. 裁判의 陪審制와 參審制 = 739
1. 陪審制 = 739
2. 參審制 = 739
Ⅳ. 法廷秩序의 維持 = 739
第5章 憲法裁判所
第1節 憲法裁判制度 = 741
Ⅰ. 憲法裁判의 意義 = 741
1. 憲法裁判의 槪念 = 741
2. 憲法裁判의 機能 = 741
3. 憲法裁判과 憲法原理의 關係 = 742
Ⅱ. 法的 性格 = 742
1. 政治作用說 = 742
2. 立法作用說 = 742
3. 司法作用說 = 743
4. 第4國家作用說 = 743
5. 結語 = 743
Ⅲ. 憲法裁判所制度의 類型 = 743
1. 憲法裁判所型 = 743
2. 一般法院型 = 743
3. 政治機關型 = 744
4. 結語 = 744
Ⅳ. 憲法裁判의 限界 = 744
Ⅴ. 憲法裁判과 一般裁判과의 關係 = 745
Ⅵ. 憲法裁判權行使에 있어서 消極審査主義와 積極審査主義 = 745
1. 消極審査主義(司法限制論) = 745
2. 積極審査主義 = 745
第2節 憲法裁判所의 憲法上 地位 = 746
Ⅰ. 憲法保障機鬪으로서의 地位 = 746
Ⅱ. 政治的 司法機關으로서의 地位 = 746
Ⅲ. 菉本權保障機關으로서의 地位 = 747
Ⅳ. 主權行使機關으로서의 地位 = 747
Ⅴ. 權力의 統制·純化機關으로서의 地位 = 747
Ⅵ. 國家의 最高機關性 與否 = 747
第3節 우리 達液諦涉制度의 變遷 및 憲法裁涉所와 大法院과의 關係 = 749
Ⅰ. 우리나라 憲法裁判制度의 變遷 = 749
Ⅱ. 憲法裁判析와 大法院과의 관계 = 750
第4節 憲法裁判所의 組織과 審判節次 = 753
Ⅰ. 憲法栽判所의 構成과 組織 = 753
1. 憲法栽判析의 構成 = 754
2. 憲法談刻所의 狀織 = 754
Ⅱ. 憲法裁判所의 審裁節次 = 755
1. 審判主體(裁判部) = 756
2. 代理人(辯護士强制主義) = 756
3. 審判請求의 答辯書提出 = 757
4. 審理와 決定 = 757
5. 審判期間과 審判費用 = 758
6. 他法令의 基準과 裁判部의 權限 = 758
7. 決定의 形式(決定書)과 送達 및 公示 = 758
第5節 憲法裁判所의 權限 = 759
Ⅰ. 違憲法律審制權 = 760
1. 意義와 沿革 = 761
2. 違憲法律審判制의 類型 = 761
3. 現行憲法 上 違憲法律審判制進 = 762
Ⅱ. 彈劾審判權 = 770
Ⅲ. 違憲政黨解徵審判權 = 771
Ⅳ. 機關制權限爭議審判權 = 771
1. 意義 = 772
2. 權限爭議審判의 種類 = 773
3. 審判 = 775
Ⅴ. 憲法訴願審判權 = 776
1. 憲法訴願의 意義와 法的 性格 = 777
2. 憲法訴願審判의 類型 = 778
3. 憲法訴願審判의 請求權者 = 779
4. 憲法訴願審判請求의 對象 = 779
5. 憲法訴願審判請求의 實質的 要件(請求事論) = 780
6. 憲法訴願審判請求의節次的 要件 = 787
7. 憲法訴願審判의 審理 = 788
8. 憲法訴願審判의 認容決定 및 그 內容 = 789
9. 認容決定의 效力 = 790
10. 憲法訴願審判의 費用 및 기타 關聯事項 = 791
Ⅵ. 憲法栽判所 規則制定權 = 791
1. 意義 = 791
2. 憲法裁判所規則制定權의 內容 = 792
第4編 北韓憲法
第1章 序論 = 793
第2章 1992年 憲法과 1998년 憲法의 編制比較 = 795
第3章 1999年 北韓憲法(8차개정)의 主要內容 = 797
第4章 北韓憲法에서 公民의 基本權利와 義務 = 798
第5章 北韓憲法의 統治機構(國家機構) = 804
附錄
1980년 憲法과 1987년 憲法 比較 = 831
北韓憲法 比較 = 839
버지니아 權利宣言 = 870
프랑스 人間과 市民의 諸權利宣言 = 873
憲法裁判所 결정요지 = 876
1. 위헌불선언결정 = 915
2. 헌법물합치결정 = 916
3. 한정합된결정 = 927
4. 한정위헌결정 = 933
5. 단순위헌결정 = 943
6. 단순위헌결정 = 948
7. 단순합헌결정(각하·기각결정 포함) = 999
8. 인용결정 = 1102
9. 권한쟁의심판 = 1109